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制造的模样

严曼青 中国工业报 2022-05-28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世界经济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然而在中国,有这样一群制造企业,它们在这一年中的非凡表现,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制造的模样:顽强的生命力,强大的韧性与卓越的业绩。


疫情之下的投资建设

    


走进江苏上上电缆集团 (以下简称 “上上电缆”)的新厂区,会诧异于眼前的场景。

   

刚开工几个月的车间里,伴随着拉丝机、框绞机的高速旋转,工人们在紧张地忙碌着;车间外的空地上,堆满了刚刚做好的两米高的电缆盘;不远处一个即将竣工的车间,脚手架还没有拆除,戴着安全帽的建筑工人在走来走去。

    

戴着安全帽、穿着蓝色工作服的上上电缆副总经理蒋爱民正在车间里跟几个人讨论着什么。“我们有两个月受疫情影响严重,从2020年3月开始,不到10个月的时间,我们的生产量已经超过上一年全年的总量了。”作为集团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蒋爱民需要在四个厂区之间来回奔波,特别是新厂区即将全面开工,因而他近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此处。

    

上上电缆的第四个厂区于2019年4月奠基,原以为疫情会耽误新厂区的工期,但就在疫情缓解复工不到半年的时间,占地250亩、建筑面积达14万多平方米的新厂区就基本完成,第一个车间已于2020年9月投入生产。

    


“新的车间马上要开工,但目前制造业招工总体上还是有点困难。”对此,蒋爱民显得有点无奈。

   

在江苏省溧阳市,感觉用工紧张的远不止上上电缆这一家企业。“我们溧阳现在是家家门口都有个招人的小广告,哪里都人手紧张啊。”上上电缆董事长丁山华深为感慨。

    

就在2021年1月2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近120亿元的江苏时代动力及储能锂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在溧阳落地,将建设12条全球先进锂离子大电芯生产线及相应模组,电池包生产线,新增用地944亩,而招工据悉将达到1万人。

    

2020年岁末,在世界疫情肆虐,中国疫情有所反复的情况下,在中国的南方省份江苏省溧阳市所出现的招工难,折射出中国制造逆势而上的情境。


令人瞩目的业绩

   

“年年难过年年过”,这句话丁山华念叨了几十年,然而这仅仅是上半句,下半句这几十年来却一直都是 “年年还有小进步”。

    

其实,上上电缆这几十年来何止是 “小进步”。暂且不提20年前改制时的年销售额8个多亿,仅仅是2017~2019这三年,年销售额已经翻了一番,2020年更是跃升到230亿元以上。

    


“日本一个国家年用铜量70多万吨,上上电缆一个企业的年用铜量就达到35万吨。”在线缆行业,用铜量是用来衡量一个企业真实产量的重要指标。今天这样的业绩对于20年前带着仰望的视角去日本考察的丁山华来说,是完全不曾想象得到的。

    

纵观电线电缆行业,即使在如此不平静的2020年,几家龙头企业都有着不俗的表现。

    

2020年前三季度,江苏中天和宝胜股份均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江苏中天的营业收入303.6亿元,同比上升4%;净利润15.8亿元,同比上升10.8%。宝胜股份营业收入250亿元,同比增长4.3%;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增长25.7%。而在光纤光缆和海底光缆更有优势的亨通光电2020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也实现了增长,为253.64亿元,同比增长3.11%。

    

和其他制造业不同的是,线缆行业一个突出的特点是 “大行业,小企业”。万亿元的行业规模,规模以上企业就有3000多家,平均每个企业不过几亿元的规模。即使是销售收入前几位的龙头企业,也不过几百亿元,占行业的比例只有2%~3%。相比之下,世界同行的集中度则高达60%~80%。尽管近几年来行业格局有所调整,加上2020年的疫情因素,各种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的势头还在延续,但中国线缆行业小而散的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松动。而从行业集中度来看,优势企业的壮大,将成为未来的一种趋势。在这个意义上,将不仅仅只是 “上上电缆的未来还在上升,200亿元才是起点”,一大批更大规模企业的出现,将只是时间问题。


质量强企是关键

    

“不求规模最大,但求综合素质最佳”,丁山华的这句话概括了几十年上上电缆稳步上升的关键所在。


电线实则是一条包裹着铜丝的绝缘线,好像没有多少技术含量。这也是改革开放初期,为何能在全国大量涌现电线家庭手工作坊的原因之一。四十多年过去,虽然线缆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极大提升,但对于规格、品种达到上万的线缆产品而言,一些通用型的细分产品技术含量还不高。因此全国很多中小企业仍然在低端产品上具备生存空间。尽管规模企业具有技术优势,但他们仍然要与中小企业在通用产品上进行竞争,而且要面对实力相当的同行压力。想要在这个行业胜出,并非易事。

    


在外界看来,上上电缆人均产值和销售额远远高于行业水平,是其市场竞争的一大法宝。而更为重要的是,高效劳动的背后其实是高品质的保障。上上电缆的质量管理几十年来一直闻名于行业,2020年以来他们更是将质量管理与先进数字化技术相结合,ERP、CIMS、MES、SRM等多套系统率先运用,力求质量管理的与时俱进。质量强企,是他们制胜的核心所在,也是中国制造走向强国的最终出路。

    

开展质量管理,是个慢功夫。只有默默坚守、专心不移,几十年如一日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中国制造要强大, “强”在哪里?从整体看,是研发水平、关键技术、制造能力、利润水平等各种要素的叠加。而最后的落脚点,是要提供给消费者放心、安心,信得过、有品质的产品和服务。非常时期的2020年,中国制造应该为那些顽强不屈、努力向上的企业树立一个英雄榜,他们不仅提供给人民需要的各种优质产品,而且实现了自身营收、利润的双增长。

    

中集集团2020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36亿元,同比增长3.13%;净利润6.98亿元,同比增长9.62%。三一重工前三季度营业收入734亿元,同比增长24.2%;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34.69%。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3.1亿元,同比增长17.8%;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105.77%。

    

那些不能击垮我们的,必将使我们更强大。在这群企业身上,体现出中国制造逆势而上、蓄势勃发的特质,他们是中国制造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希望所在。



编辑:左宗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